close

設想有一天如果你到百貨公司買了一雙你喜歡的球鞋,某一天正當你穿著它興高采烈的出們逛街時,鞋店老闆突然出現把你腳上的鞋子收回去,讓你光著腳丫站在路上,你會有什麼感覺?

當消費者花了大把鈔票買了一項東西,不管是衣服、食物還是家電用品,想要丟棄、轉賣可想而知這是消費者所擁有的基本權利。但是2011年底有了這樣一個新聞:微軟聲明:消費者沒有軟體所有權文章指出微軟可在某些情況下保留刪除消費者所購買的軟體的權利,當然不只是微軟,某些軟體業者的契約中也有類似的條約,而最有名的例子就是Amazon Kindle 刪書事件(讀者所購買的書被遠端刪除)。


原來消費者只獲得軟體使用權,只被授權使用該軟體。

所以誰擁有控制權?


這是一件十分詭譎的事情,消費者從軟體貨架購買自己有興趣的應用程式,但是賣方可以保留要回產品的權利,不管是產品出了紕漏,還是廠商間的問題,甚至是要維護業者本身形象,這些都可能成為企業悄悄從你智慧型工具刪除你購買的產品的理由,只是業者可能會用”合理”的方式解釋刪除理由。這表示其實消費者的背後可能都有一雙手,那雙手才是這些軟體真正的主人。


智慧財產權是保護「智慧」還是「財產」?


智慧財產權,是一種無體財產權,係指人類精神活動之成果而能產生財產上之價值者,由法律所創設的一種權利,但是隨著智慧財產權越來越被重視,這道保護著作權人的大門,可能已經成為企業為維護自身利益的一種工具。而隨著美國SOPA法案(禁止網路盜版法案)和PIPA法案(保護知識產權法案)的通過,你所擁有的軟體可以更”合法”的被刪除,如何爭取、維護自身權利,消費者可以好好思考一番。


雖然對大部份人來說,可以正常使用自己購買的東西,不影響其進行其實有無所有權也不是那麼重要,但是當我們漸漸的不去注意這些小細節,廠商食髓知味,可能我們的權利將來就會被一點一點的被蠶食鯨吞。



引用連結

http://itnews4muggles.wordpress.com/2011/12/19/%E5%BE%AE%E8%BB%9F%E8%81%B2%E6%98%8E%EF%BC%9A%E6%B6%88%E8%B2%BB%E8%80%85%E6%B2%92%E6%9C%89%E8%BB%9F%E9%AB%94%E6%89%80%E6%9C%89%E6%AC%8A/#respond

http://boingboing.net/2009/07/20/amazons-orwellian-de.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F%9D%E6%8A%A4%E7%9F%A5%E8%AF%86%E4%BA%A7%E6%9D%83%E6%B3%95%E6%A1%8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6%81%E6%AD%A2%E7%BD%91%E7%BB%9C%E7%9B%97%E7%89%88%E6%B3%95%E6%A1%88

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6&act=read&id=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f26083030 的頭像
    lf26083030

    lf26083030的部落格

    lf260830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